最新出爐的《杭州市2011年農民工工作情況報告》顯示:去年,杭州六城區新招收小學一年級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約12000人,約占六城區小學新生總人數的42%。也就是說,杭州每10個學齡兒童中就有4個是外地戶籍的孩子。
杭州正在盡最大努力惠及更多“農民工子弟”,讓他們和杭州孩子一樣,可以享受“免費就讀公辦學校”的同城待遇。除此之外,還要想方設法實現孩子人生起點的公平。
去年,杭州市本級財政安排1668萬元,補助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學校;組織52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班主任參加培訓;用名校集團化或互助共同體等方式,加強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專門學校的建設,提升辦學水平。
孩子有好學校讀,解決了很多在杭打工父母的后顧之憂。不僅如此,杭州還通過高中學歷和職業技能“雙證制”教育培訓、成人學歷教育、“訂單式”培訓、免費技能培訓等多形式、多內容的教育,全面提高在杭農民工的知識結構和城市融入能力。
從2010年下半年起,只要持有半年以上暫住證或參加社保半年以上、學歷在高中以下的外來務工人員,都能與杭州本市居民一樣,享受總價值1200元的高中學歷和職業技能“雙證”教育培訓。
去年,市本級共組織1萬多名職工參加“雙證制”培訓,有6316人取得成人職高畢業證書(其中60%以上為外來務工人員),七縣(市)區共組織2.7萬余人參加“雙證制”培訓,預計2萬余人將取得畢業證書。
“新杭州人”與日俱增
就業創業都有政策扶持
近幾年,很多大中型城市出現“招工難”、“用工荒”。杭州在這方面相對較好。
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局說,從近兩年的市場數據看,市場求人倍率呈下降趨勢,表明人崗匹配度增加,企業招工難正得到有效緩解,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就業穩定性增強,就業質量有所提高。接下來的3個月,勞動力市場將供需兩旺,招工不難。
杭州市農民工參保人數逐年增加,也證明了這一點。截至2011年12月,我市失業保險系統中農民工參保人數為123.5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9.19萬人。超過10%的增量,充分證明了留在杭州的“新杭州人”與日俱增。
有收入、有房住、有教育、有醫療、有社保、有救助、有安全、有組織,杭州從2008年起提出的這“八個有”,為農民工撐起了“保護傘”。
比如“有收入”,核心就是“有工作”。
杭州去年共舉辦各類招聘會547場次,通過人力資源市場為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115萬個。同時,還實現了市本級、15個區縣(市)、200個鄉鎮(街道)、3003個行政村(社區)的四級網絡聯網,就業服務信息進村入戶,覆蓋城鄉所有勞動者。
另外,去年杭州將在主城區穩定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費半年以上的農民工,納入“新杭州人”范圍,發放《新杭州人求職登記證》。為符合條件的“新杭州人”,提供自謀職業自主創業補貼、一次性帶動就業獎勵、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場地租金減免、與城鎮失業人員同等的培訓政策等五大類就業創業政策。
通過這些政策,符合條件的新杭州人,包括農民工兄弟,可以獲得每人每月200元的自謀職業自主創業補貼,一次性帶動就業獎勵5000元,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場地租金減免和培訓等實實在在的創業就業扶持。
出臺居住證制度
接近杭州市民待遇
去年,杭州先后出臺《杭州市流動人口居住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和《杭州市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租賃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含農民工在內的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把農民工住房納入城市保障性住房體系,并增加了農民工持《居住證》后在住房公積金使用、生育救助、醫療衛生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待遇。
目前,只要持有《浙江省臨時居住證》滿3年;有固定住所和穩定工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繳納社會保險費3年以上;無違法生育子女行為;無違法犯罪記錄的流動人口,都可以到轄區派出所申領《浙江省居住證》。持證人員待遇接近杭州籍市民,符合條件的還可以申請轉辦居住地常住戶口。
“春風行動”向農民工延伸
城鄉醫保實現“同城同待遇”
2011年杭州健全完善區、縣(市)三級救助圈,將“春風行動”向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新杭州人延伸。遇到特殊困難、沒錢看病、打不起官司等,都有救助。
去年市本級救助總額達15.41萬元,蕭山、余杭和五(縣)市救助總額達220.48萬元;全市還設立了188個基層法律援助受理點,建成“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去年,為134名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205.79萬元。
2011年,杭州還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合并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同城同待遇”。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