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兒名叫孫彬,市場里有6個攤位,每到圍巾銷售旺季他家的攤位就會掛滿各種圍巾,擺上花花綠綠的各色毛線。因為一個大老爺們兒編織手法嫻熟,30歲的他被人們稱為“圍巾哥”。
2005年夏天,只有職高學歷的孫彬辭去了專賣店的工作,約女友黃賓去南方旅游,名義上是旅游,其實是想考察生意。 一次逛街,他們看見一家3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被顧客擠得水泄不通,這讓孫彬很好奇。擠進去后他們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家手工DIY圍巾的創意小店。 回到沈陽后,黃賓把家里賣飾品的攤位勻出半個來嘗試銷售手工圍巾。孫彬說:“開始的時候我不會織,回到家里也只能閑待著,岳母和媳婦平時賣貨已經很累了,我就想幫幫她們,慢慢地我也學了起來。” 隨著DIY圍巾編織的走俏,第二年類似的小店便如雨后春筍般在南行市場興起,孫彬小店雖然受到沖擊但在市場依然顯眼。因為這里就一個圍巾毛線攤的攤主是男的,尤其是他的攤位上方,還掛著一張自己手寫的廣告語:“圍巾哥在這”。 盡管別人眼中一個大老爺們兒織圍巾是有點“娘”,但在妻子黃賓的眼里,孫彬織圍巾時認真的表情最“爺們兒”。黃賓說:“我覺得一個男人為了事業,為了家庭,為了自己愛的人能放下面子,扛起責任,這樣才真男人!”
留言板×